2025-07-23
Uncategorized

盘中必读|今日共72股涨停,沪指震荡收涨0.27%,机器人、电力板块大涨

7月14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27%,深证成指跌0.11%,创业板指跌0.45%;北证50涨0.55%。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4587.51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约2533.82亿元。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3179只股票上涨、2064只股票下跌。 盘面上,机器人板块全天强势,中大力德、中马传动、襄阳轴承、绿田机械、德固特、科沃斯、新时达、潍柴动力等超10股涨停;电力板块震荡拉升,豫能控股、华电辽能、建投能源、廊坊发展、国电南自、思源电气、欣灵电气等多股涨停;稀土永磁再度活跃,京运通、卧龙新能、金田股份等涨停;医药板块震荡走高,诚意药业、联环药业、莱美药业、沃华医药、之江生物等涨停;下跌方面,泛金融、游戏概念跌幅居前。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昔日国民女装拉夏贝尔迎新主!电商资本2.2亿拿下65%控股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曾被称为“女装第一股”的国民女装品牌拉夏贝尔发布公告称,杭州金穗丰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2.2亿元受让15亿股股票,占总股本65%,成为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电商领域资深从业者王国良。 此次易主的关键推手是杭州广穗金投控股有限公司,王国良正是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作为产业投资人,广穗金投通过旗下基金金穗丰华完成控股,其实际控制人王国良拥有10年电商运营经验,2022年起已与拉夏贝尔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独家代理其线上业务。资料显示,广穗金投旗下广穗电商拥有300余人团队及2万平方米仓储,业务覆盖大健康与大时尚领域,旗下经营着拉夏贝尔、高梵、茵曼、GXG等众多知名品牌。 根据法院批准的方案,双方重整计划的核心是 “线上突围”。拉夏贝尔将剥离低效资产,关闭无实质业务的子公司,集中资源发展主品牌La Chapelle与USHGEE,并通过广穗电商的全链路服务能力重构线上渠道。 金穗丰华在收购书中提到,考虑拉夏贝尔作为曾经的“国民女装品牌”,倘若能妥善解决资金及债务负担,则拉夏贝尔将有望焕发新生。金穗丰华表示,利用业务资源、线上运营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拉夏贝尔重回良性增长轨道。 拉夏贝尔曾被誉为 “中国版ZARA”,2017年A股上市时,公司市值曾突破百亿元,全国门店数量近万家,覆盖20余个品牌矩阵,被誉为 “国民女装第一股”。然而,过度依赖线下扩张的模式在消费升级与线上零售崛起的双重挤压下迅速失效。2018年起,公司连续六年累计亏损达67.96亿元,2020年净资产转负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最终于2022年5月从A股摘牌,2024年11月H股也终止上市。退市后,2023年9月,拉夏贝尔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拉夏贝尔重整投资人及新控股股东,广穗金控对公司未来业务的赋能将逐步显现。拉夏贝尔有望依托广穗电商的平台运营、分销经营、流量整合、运营策划等优势,大力推进拉夏贝尔线上销售渠道建设;在资源共享方面,拉夏贝尔将利用广穗电商在上游供应链及下游平台渠道的资源与经验,实现企业在供应链与终端销售的高效协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盘中必读|1.24亿人形机器人大单落地!机器人板块应声大涨,中大力德等多股涨停

7月14日,机器人概念大涨,兄弟科技(002562)、中大力德(002896)、中欣氟材(002915)、大丰实业(603081)等多股涨停,新瀚新材(301076)、石头科技(688169)、中研股份(688716)、富恒新材(832469)、华勤技术(603296)等多股跟涨。 【板块涨停个股】 中大力德(002896),涨停价:67.58元/股,市盈率:190.84,总市值:132.8亿 【异动原因:智元、宇树科技中标1.24亿人形机器人大单】 7月14日,在智元、宇树中标消息刺激下,A股市场机器人板块表现活跃。截至午间收盘,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涨幅超5%,兄弟科技、中大力德、中欣氟材、大丰实业等多股涨停,新瀚新材涨超13%,石头科技、中研股份等大幅跟涨。机器人ETF(159770)同样高开,截至发稿涨幅达1.72%,其成分股中包含科沃斯、中大力德、石头科技、新时达、均普智能等机器人龙头。 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机器人ETF(159770)已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近6400万元;年内涨幅达8.19%,居深市同标的产品首位;最新规模58.7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涨停个股中,中大力德值得关注,作为国内唯一同时量产行星、RV、谐波减速器的企业,公司深度绑定智元机器人等头部厂商,正在成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重要参与者。 在机器人领域,中大力德的产品矩阵覆盖从关节模组到整机组件的全链条。其为智元机器人 “远征A2” 和 “灵犀X1” 两款人形机器人提供行星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单机价值量约5000元,2025年订单规模预计超3000万元。并且双方共建实验室开发下一代减速器,探索具身智能在医疗辅助、柔性制造等场景的落地。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7月11日投资早报|赛力斯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66.20%到96.98%,天保基建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581.8%—2329.27%,仕佳光子拟购买福可喜玛82.3810%股权

【隔夜行情】 •周四(2025年7月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重回3500点上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48%,深证成指涨0.47%,创业板指涨0.22%;北证50跌0.16%。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4941.7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约110.17亿元。 •周四(2025年7月3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指午后一度涨超1%,重回两万四大关,恒科指则回落转跌。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涨0.57%或136.05点,报24028.37点,全日成交额为2467.28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涨0.83%,报8668.26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29%,报5216.6点。 •周四(当地时间2025年7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标普均创新高;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43%,报44,650.64点;标普500指数涨0.27%,报6,280.46点,突破了上周四的前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09%,报20,630.66点,连两日刷新纪录。 【今日新股】 今日无新股申购,无新股上市。 【重要新闻】 【乘联分会:7月1-6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3.5万辆 同比增长21%】7月10日,乘联分会数据显示,7月1-6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3.5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21%,较上月同期下降11%,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6.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58.3万辆,同比增长37%;7月1-6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2.5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31%,较上月同期增长0%,新能源厂商批发渗透率53.6%,今年以来累计批发559.4万辆,同比增长33%。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交所打造高成长产业债市场】7月10日,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民营企业发债难等长期困扰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上交所持续推进高成长产业债市场建设。自今年以来,该产品已实现快速落地,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桥梁。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已有53只高成长产业债成功发行,累计规模达373亿元,吸引逾80家非银机构积极参与投资。业内人士介绍,高成长产业债通过信用分层、信息透明、流动性支持等多维机制,正逐步建立起服务高成长企业、可投可退可管理的市场化债券体系,助力债市实现由“重城投”向“重产业”的结构转型。  【商务部:创新优化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 促进夏日消费持续升温】7月1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暑期的到来,国内居民出行增多,入境旅游进入旺季,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指导各地结合暑期消费特点和地方特色,多措并举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创新优化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促进夏日消费持续升温。 【主题机会】 【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在海南文昌登记成立 注册资本1亿元】7月10日,天眼查显示,7月7日,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海南)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微小卫星测运控服务、进出口代理、火箭发射设备研发和制造、火箭发动机研发与制造、微小卫星科研试验、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卫星导航服务、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盘前机会前瞻|重要催化!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登记成立,这几家商业航天领域核心标的值得关注(附概念股)

【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在海南文昌登记成立 注册资本1亿元】7月10日,天眼查显示,7月7日,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海南)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微小卫星测运控服务、进出口代理、火箭发射设备研发和制造、火箭发动机研发与制造、微小卫星科研试验、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卫星导航服务、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机会前瞻】 7月10日,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在海南文昌登记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股东包括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及星际荣耀、天兵科技等头部企业,经营范围覆盖微小卫星测运控服务、进出口代理、火箭发射设备研发和制造、火箭发动机研发与制造、微小卫星科研试验、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卫星导航服务、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核心领域。 海南文昌作为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所在地,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已形成 “两场三链” 的发展格局。自2024年11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以来,该发射场已具备每年32次的常态化发射能力,并吸引了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等700余家企业集聚。此次成立的创新中心,正是文昌国际航天城 “以场带产” 战略的关键落子——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推动商业航天技术迭代与标准制定,助力我国从 “航天大国” 向 “航天强国” 跨越。 当前,我国商业航天正处于从 “规模扩张” 向 “价值创造” 转型的关键期。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2.3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2.8万亿元,2030年接近10万亿元。这一增长态势背后,既有低轨卫星星座密集组网、火箭可回收技术突破等技术驱动因素,也离不开政策端的持续加码。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进一步列为新兴产业首位,强调 “规模化、规范化落地”。海南自贸港则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组建10亿元航天产业基金等举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 “政策试验田”。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财说|集采翻盘量价齐升,PDP出海能否撑起甘李药业的“第二曲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甘李药业(603087.SH)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上半年成绩单。根据业绩预告,这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达6.0~6.4亿元,同比增长超100%,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公告发布次日,甘李药业盘中一度上涨2.11%。对比2022年集采带来的利润滑坡,这一“翻番式修复”无疑成为市场情绪转折点。 但支撑甘李药业反转的,不只是财务指标,更是一连串战略动作:国内通过续约集采提价锁量、降本增效重塑模式;海外则以巴西PDP为代表,开辟技术出海通道。 那么,甘李药业新增长点能否持续兑现业绩?集采压力是否真正摆脱? 量价循环重新确立 2021年底,国家医保局启动首轮胰岛素带量采购,甘李药业六款产品中标,核心产品甘精胰岛素报价48.71元/支,降幅63%。虽然获得了100%基础量,但公司2022年营收同比下降52.6%至17.12亿元,净利润转为亏损4.40亿元,毛利率从84.6%骤降至63.1%。公司同时承担约3.1亿元库存补差,遭遇上市以来最严重的利润断崖。 集采阵痛倒逼甘李药业调整商业模式。2022年底公司对营销网络动刀,将原有约1200人的学术推广队伍裁撤37%,销售策略从高成本医院转向数字化学术和基层渗透。这些措施使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3%至5.12亿元,销售费用率由2021年的23%大幅压缩至17%。 医药板块分析师何程认为,“首轮集采带来的剧痛迫使甘李药业从过去依赖高毛利的品牌溢价模式,转向以规模效应和海外市场为支撑的双轮驱动”。他指出,大幅瘦身销售队伍和推进产线智能化,既控制了费用又提高了毛利空间,为公司走出亏损泥潭奠定了运营基础。 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与首轮断崖式降价不同,这年4月启动的第二轮(续约)集采规则生变,给了龙头企业“回血”契机。国家联采文件将采购周期从2年延长至3年半,并设置A、B、C三档价格线。甘李药业敏锐抓住政策窗口,将甘精胰岛素报价提至65.30元/支,较上一轮实际提价约34%,仍低于A档红线;公司其余5款胰岛素也全部保住A/B档席位。 职业投资人刘靖指出,续采新政通过设置价格红线与组别激励,实质建立起‘以量保价’机制,甘李药业这样的高顺位企业在适度提价的同时锁定了长期市场份额。不过她也提醒,国家医保局在文件中增加了采购执行监测条款,若实际使用量未达协议量的一定比例,监管层可启动临时降价或追加招标。“长期来看,续采延长了低价换量的收益窗口,但药企必须将纸面协议转化为真实临床消化,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价格修复成果。”刘靖说。 经过两轮集采洗礼,胰岛素市场的内外资版图出现松动。IQVIA数据显示,2021年外资三巨头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合计市占率高达85%,国产厂商甘李药业、通化东宝仅瓜分不到15%。但到2023年,在全国范围集中采购驱动下,甘李药业第三代胰岛素市场份额攀升至24%,一跃成为行业第四位,与诺和诺德(约33%)的差距迅速收窄。 不过,传统胰岛素的护城河正面临技术和政策双重压缩:一方面,礼来的口服GLP-1和诺和诺德的周制胰岛素有望2027年前后在华上市,若医保放开报销,将进一步挤压胰岛素用量约15%的市场;另一方面,国家医保局已明确2026年后或启动新一轮集采,价格再降周期不可避免。 何程表示,甘李药业只能依托自身显著的成本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来对冲未来的不确定性:“当集采红利逐渐收窄,全球市场和创新产品将是甘李药业保持增长的必然选项。”他强调道。 PDP出海试水 2025年3月,甘李药业与巴西卫生部下属Fiocruz和本地药企Biomm签署PDP项目协议,成为首家参与南美胰岛素供应链本地化的中国药企。项目总投资1.3亿雷亚尔(约1.6亿元),10年内SUS系统承诺采购2亿支甘精胰岛素,首年交付目标为2000万支,占巴西总需求58%。 与传统出口不同,PDP模式主要是指技术转让、产线落地与国家集采三位一体。甘李药业将向Fiocruz交付细胞株和工艺包,承担168项技术培训任务,30个月内建成生产线,并协助建立GMP体系。本土制造落地后,甘李药业的甘精胰岛素预计以9.6雷亚尔/支中标,较诺和诺德本地售价便宜1.1雷亚尔,价格优势超10%。 何程评价,“巴西PDP项目是甘李药业跳出传统贸易路径、构建‘技术+产能+渠道’一体化出海模式的关键一役”。她指出,这标志着甘李药业从单纯产品出口,升级为当地医药生态的一部分:一旦项目进入实质执行阶段,甘李药业将成为首家参与拉美国家医保供应链建设的中国药企,为其“技术出海”树立样板。 但PDP并非无风险。首先是执行协同复杂:甘李药业需在18个月内交付160台关键设备,其中40%依赖中国制造,若因海运航线延误,建设计划可能被推迟。Fiocruz新产线若达产率低于70%,甘李药业将面临转让收入递延,若连续两年未达60%,巴方可单方面中止协议。 […]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六份可转债或触及下修公告背后,中环海陆风电主营收入较高点已近腰斩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日前,中环海陆披露了《关于预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的提示性公告》,公司发行的可转债“中陆转债”,当前转股价格是31.76 元/股,若触发条件,公司将于触发条件当日召开董事会审议决定是否修正转股价格。 触发条件是,当公司股票在任意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27元/股)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表决。 从2022年9月开始,公司已经六次发布这份公告。前五次在触发条件后,董事会均决定不做下修动作。 7月11日公司股价涨了1.88%,报收25.44元/股,再一次满足触发条件,第六次需要董事会做决定的时刻即将到来,这次情况会有不同吗? 2022年8月,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了3.6亿元,“所募资金主要用于产线的升级,现在产线都已经升级成功了。”中环海陆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 一家私募投资机构投资总监告诉界面新闻:“上市公司想要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条件比较苛刻,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投资者购入可转债主要目的是进行债转股,博得股票收益,因为单纯持有可转债,利息还是很低的,仅约1%左右。但若可转债到期,诸多投资者未能将债券转换成股票,上市公司层面需兑付本息。” “中环海路想要可转债投资者转股,这样他们财务上就减少很多压力。”上述人士说。 对于如今的中环海陆而言,3.6亿元的可转债并不是一笔小数目。界面新闻发现,距离这笔可转债到期还有3年时间,截至7月10日,仅有3.15%持有者进行了债转股。 当前,中环海陆的日子并不好过。 中环海陆2021年8月上市,主营业务是风电领域工业金属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上市后业绩就开始大变脸,当年营收超10亿元,此后一路下滑,2024年,中环海陆的营收已不足6亿元。 其中,主营业务风力发电营收由2020年的9.38亿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4.58亿元,几近腰斩。 中环海陆营收            图片来源:choice 界面新闻统计发现,2015年至2022年,公司连续7年赚了4.35亿元,然后从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合计亏损2.07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近2100万元,亏损同比扩大超12%。 这背后是行业周期的重压。 […]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盘中必读|今日共68股涨停,沪指冲高回落收涨0.01%,稀土概念掀涨停潮

7月11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01%,深证成指涨0.61%,创业板指涨0.8%;北证50涨0.9%。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7121.33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约2179.63亿元。总体来看,涨跌多少,全市场2960只股票上涨、2206只股票下跌。 盘面上,稀土永磁概念掀涨停潮,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卧龙新能、华阳新材、三川智慧、华宏科技、包钢股份等超10股涨停;泛金融板块震荡走高,中银证券、哈投股份、中远海科、兰生股份、中原证券、南华期货、瑞达期货等涨停;数字货币概念异动拉升,吉大正元、市北高新、古鳌科技、绿地控股等涨停;创新药概念局部活跃,药明康德、凯莱英、浩欧博等涨停;光伏板块持续走高,京运通、美丽生态、宏柏新材、晨光新材等涨停;下跌方面,游戏、PCB等板块跌幅居前。

Read More
Uncategorized

巧克力巨头进军早餐赛道!费列罗豪掷220亿拿下谷物品牌WK Kellog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东时间7月10日,意大利巧克力巨头费列罗集团在官网宣布,以现金方式收购北美谷物食品商WK Kellogg Co,交易总价值达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交易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不过,在此之前收购仍需取得股东及监管机构的批准。受该消息刺激,隔夜美股WK Kellogg股价大涨30.63%,收盘报22.86美元,接近声明中的收购价格。 WK Kellogg Co股价表现 根据协议,费列罗将以每股23美元的价格收购WK Kellogg全部股份,较其近期股价形成40%的溢价。这一价格接近WK Kellogg独立前市值的两倍。此次收购涵盖WK Kellogg旗下Froot Loops果味圈、Frosted Flakes糖霜玉米片等标志性品牌在美国、加拿大及加勒比地区的生产、营销和分销业务。 收购完成后,WK Kellogg旗下18个品牌将与费列罗现有的能多益榛果酱、健达巧克力等形成互补。这也是费列罗从巧克力糖果向全品类零食巨头战略转型迈出的关键一步。 作为全球第三大巧克力集团,费列罗旗下拥有费列罗Rocher、意榛滋(Nutella)、健达缤纷乐、健达奇趣蛋等品牌。不过,近年来费列罗正加速摆脱对单一品类的依赖。2024财年财报显示,其整合营业收入达18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03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北美市场贡献显著。通过收购WK Kellogg,费列罗将在早餐谷物领域获得28%的北美市场份额,仅次于General Mills,成为该细分市场的第二大玩家。 此次费列罗的收购标的WK Kellogg Co是美国第二大谷类早餐制造商家乐氏旗下资产,2023年家乐氏分拆为Kellanova和WK Kellogg Co,后者主营北美谷物食品业务。其中,玛氏已于去年8月同意以360亿美元收购Kellanova,该收购案在今年6月25日已获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批准。 此次WK Kellogg的出售源于其持续的经营困境。尽管拥有Froot Loops等国民品牌,但WK Kellogg自2023年从家乐氏分拆独立以来,业绩持续恶化;公司2025年一季度有机净销售额同比下滑5.6%,净利润暴跌45.5%,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3.78%。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收购是费列罗近年来在北美市场的第五次重大并购。自2018年以28亿美元收购雀巢美国糖果业务后,费列罗已陆续拿下奇宝饼干、Halo Top冰淇淋等资产,逐步构建起覆盖巧克力、零食、冷冻甜品的多元化矩阵。执行主席乔瓦尼・费列罗在声明中表示,此次交易将 “拓展公司在更多消费场合的影响力”,并通过整合双方的分销网络和品牌资源,实现 “1+1>2” 的协同效应。

Read More